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专思创融合视域下航空类专业学科竞赛培养探索

来源:航空学报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7-15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一 引言 创新创业教育已成为大学本科教学的主要组成部分[1-3],也是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国务院、教育部近年来连续出台相关政策给予支持,与传统的专业教育形成优势互补,可

一 引言

创新创业教育已成为大学本科教学的主要组成部分[1-3],也是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国务院、教育部近年来连续出台相关政策给予支持,与传统的专业教育形成优势互补,可大幅提升学生适应社会、面向就业的综合能力。专业教育是本科教育的基石,也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出发点和支撑,结合专业教育的创新创业教育(双创教育)具有优秀的持续性和持久活力[4]。基于以上考虑,为提高专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深度、广度,国务院办公厅、教育部先后出台多项文件,对专业教育、双创教育的有机融合提出了纲领性要求,并指出以高端学科竞赛、学生科创项目等为途径[5],推进专业教育和双创教育的有效融合,从而形成专业教育-双创教育-学科竞赛的联动效应[6-7],明确提出要发挥以“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为代表的学科竞赛对专业教育、双创教育的促进作用,也在激励措施上进行了详细部署,如考虑“竞赛活动等获取学分”,全方位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同时,大学教育的核心任务是要解决“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以学科竞赛为载体,结合航空类专业教学实际和特点,研究并构建专业教育、思政教育、双创教育的有机融合(即“专思创”融合)体系和培养方法尤显重要,对实现专业教育、思政教育、双创教育的同向同行有重要影响意义[8]。

二 “专思创”融合视域下航空类专业学科竞赛培养存在问题

航空类专业以飞行器设计与工程、飞行器动力工程、飞行器制造、飞行器适航技术等为主要方向,其培养过程重在培养学生飞行器相关新概念设计、仿真、试验、应用等技术手段及复合能力,以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为例,飞行器总体设计、空气动力学性能仿真分析、新概念飞行器制作试验等对学生的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均有较高要求,为以进一步提升以上复合应用能力,结合航空类专业的学科竞赛开展专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的相互融合,有较为重要的探索和实践意义。从航空类专业来看,当前的学科竞赛培养具有以下特点。

(一) 与专业教育融入不够,缺乏理论、实践链接深度

航空类专业学科竞赛具有典型的专业化、实践化特点,是航空航天设计、分析、试验、试飞等过程的集中表现和外部延伸,从学科竞赛赛事内容和考核标准来看,可以分为三类,以应用为驱动的创新创业教育类型、以科技创新为驱动的专业教育类型、以飞行操纵控制为驱动的技能竞赛类型等。创新创业教育类学科竞赛主要面向航空产业如通用航空、无人机等的设计、维修、改进、培训等应用,聚焦于经济发展需求痛点,期望通过航空类载体实现国家、地方经济中某一重要领域的持续发展和改善;科技创新类学科竞赛主要着眼于航空器本身的创新设计、技术验证等,与学科关系更为密切,偏重于专业知识教育;技能竞赛类主要面向无人机及航空模型驾驶员(即飞手)的操纵技术及技能竞赛。就当前学科竞赛培养情况来看,多孤立于专业知识教育之外,以相对独立的科研项目、科研活动开展完成,并未深度融合于专业教育的理论课程、实践课程中,表现为两种相对独立的教育体系和系统,无法有效促进专业教育的持续开展和理论实践培养水平的提高。

(二) 学科竞赛培养缺乏系统性,无法有效驱动“专思创”融合理念

在我省高校本科教育中,以上三类学科竞赛培养大多采用结合教师科研项目、学生科技创新实践项目开展的方法进行推进,同时,各类学科竞赛的组织、开展、培养、参与等过程相互独立,并未从系统性培养着手开展较全面的研究和探索,即未系统性解决学科竞赛、专业教育、思政教育、双创教育的相互影响、有机融合问题。具体而言,如前所述,对创新创业教育类型学科竞赛重在应用,主要出发点为市场需求、社会需求,多关注如何从市场、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中调研总结出存在的“卡脖子”问题,进而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案或创新产品,并形成合理的商业模式和销售方案;对科技创新类学科竞赛,就本科教育阶段来看,偏重于科技作品的创新设计及部分学术思想的培养,航空类专业多围绕新概念飞行器设计、新概念推进系统设计、飞行控制系统的改进设计等方向开展;技能竞赛类以航空模型、小型无人机为载体,结合简单的飞行控制设计,按照赛事规则完成既定的路径规划、任务划分,主要考量飞手的操纵技术和飞行器的改进设计技术。可以看出,各类竞赛重点不同,且培养体系不重叠,尽管自成体系,但从专业教育、思政教育、双创教育的同向同行来看仍缺乏系统性设计和策划。

文章来源:《航空学报》 网址: http://www.hkxbzz.cn/qikandaodu/2021/0715/1540.html



上一篇:航空家族中的轻骑兵
下一篇:航空产品特殊过程确认现状分析与研究

航空学报投稿 | 航空学报编辑部| 航空学报版面费 | 航空学报论文发表 | 航空学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航空学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