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航空学报》栏目设置[09/30]
- · 《航空学报》数据库收录[09/30]
- · 《航空学报》投稿方式[09/30]
- · 《航空学报》征稿要求[09/30]
- · 《航空学报》刊物宗旨[09/30]
国产航空发动机获突破,誓要打破发达国家技术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为什么中国已经取得了 航天 发动机的进步之后,又急于打破发达国家对 航空 发动机技术的垄断呢?为什么在发动机专家眼中,技术远远比优质零件更重要呢? 而人们常说的 航空发动
为什么中国已经取得了航天发动机的进步之后,又急于打破发达国家对航空发动机技术的垄断呢?为什么在发动机专家眼中,技术远远比优质零件更重要呢?
而人们常说的航空发动机和航天发动机又有什么区别呢?国家已经够忙的了,为什么还要坚持研发属于自己的国产航空发动机呢?那现在中国的航空发动机科研成果又取得了哪些成就?我们与有百年经验的发达国家目前还有哪些差距呢?
一:尖端科技同飞跃,文人积习消除却
首先,大家要了解一下什么是航空发动机?航空发动机它简单来说就是一个能够给机械提供动力的热力器械,一般主要是运用于飞机上面。
当然,它并不仅仅只是运用于飞机。像船、移动电站,甚至是地面发电和天然气的供给,哪怕是石油管线泵站等领域当中,人们都可以看到这个热力机械。
而它的热力机械与普通的热力机械又不一样,它是高度复杂和精密的层次。航空发动机在飞机上被运用,就相当于是人体心脏的功能一样。不仅可以在飞行的时候创造特别大的动力,而且还能够推动国家航空事业的全面发展。也就是说它非常重要。
中国在航空发动机的研发历史当中,基本上是史无前例的。真正说航空发动机拥有了百余年的历史发展,也绝对不是指中国,而是指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
现在在国际上真正能够排进前4名的航空发动机研发强国,是美国、英国和法国以及日本。那为什么没有俄罗斯呢?据后来专家研究称,俄罗斯在研发航空发动机的时候,突然开了一次小差。
说他们在某一阶段偷了会懒,这就被其他国家给超越了。所以俄罗斯排在了国际的第5位,虽然俄罗斯现在国内还有留里卡-土星公司,也是向世界各国提供航空发动机的强大公司,但是其地位只能排在第五。
不论怎么排名,这个排序当中都难以见到中国上榜。中国在交通领域和其他研究领域陆续也取得了突破,但是在高度复杂和精密的热力机械研究方面,的确还有提升空间。
至于为什么中国一定要铁了心去打破发达国家对世界各国的技术垄断?这个问题非常复杂,需要全面进行剖析。但总归原因只有一个:为了自身的科技发展考虑。
紧接着,大家可以先了解一下航空发动机的发展历程。航空发动机并不是横空出世的,它最先开始运用于市场上的机械名字叫做活塞式发动机。它的工作原理就是通过活塞承载燃气,然后工作制造压力。
再把压力反复作用在气缸里面,也就变成了一个运动转变为曲轴的旋转现象。这种发动机在20世纪初期时开始被运用于工厂中,莱特兄弟将这一物理现象运用在了飞机者1号身上,并且还顺利完成了飞行实验。
所以人们记得莱特兄弟是最先完成飞行实验的现代人时,也应该记得他们所实验的飞行者1号身上搭载的就有航空发动机的前身,它的名字叫做活塞式发动机。
这也是全球历史当中第1次具有可以载人、平稳运行,并且还是在人手操作的情况下完成的一次搭载了动力装备的飞行器。这样的飞行实验也是前无古人的壮举。
活塞式发动机在一战中被运用得很广,这也推动了全球飞行事业的进步。然后在第2次世界大战中,该发动机又全面取得了进步。当时各个国家也希望能够在二战中取得航空方面的优势,所以就加大了对航空发动机的研发程度。
他们就在活塞式发动机的运行基础上,优化了性能以及提高了效率。之前活塞式发动机的效率可以达到10kw,在二战时期的发动机已经可以达到2500kw,这完全是质的飞跃。
而且对油耗的使用量也明显缩减了。在一战时期,活塞式发动机每小时需要使用油量为0.5千克,在二战时期普遍的发动机所需要的油耗只有0.25千克。
油耗量减少,难道仅仅只是节省了能源吗?不是,这就对于飞机来讲节省了很多资源的消耗。它可以帮助飞机在同等油量的情况下飞的时间更久,飞的里程量更多。
文章来源:《航空学报》 网址: http://www.hkxbzz.cn/zonghexinwen/2021/1010/1828.html